當出現鼻塞、咳嗽、咳痰
咽喉不適、發熱等癥狀時
人們第一判斷是什么疾病?
普通感冒?上火?還是濕熱?
當心,這有可能是兇猛的“甲流”!
#此輪甲流為何這么嚴重#
微博熱搜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
除此之外,
發現北京市疾控中心22日
發布的最新疫情周報中
流感報告病例數位于首位
這是今年來新冠首次跌出榜首
圖源:北京市疾控中心
面對來勢洶洶的甲流
我們能從癥狀上區分甲流與新冠嗎?
甲流新冠會疊加嗎?
我們應該如何預防甲流呢?
……
什么是甲流
甲型流感,簡稱“甲流”,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。
流感病毒分為甲、乙、丙、丁4型,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。甲型和乙型流感每年呈季節性流行,其中甲型流感因具有相對較高的傳染性,所以容易引起大流行,幾乎每年都會出現。
身體出現哪些癥狀需懷疑是甲流?
特征一:突發高熱,惡寒癥狀明顯。甲流一般在發病3~6小時內會出現發熱,并迅速出現高熱發熱常為甲流病人的首發癥狀,發熱后病人會陸續出現感染的其他癥狀,如咳嗽、咳痰。
由于體溫上升迅速,病人常感覺惡寒。高熱一般會持續3~5天,經過治療后體溫逐漸恢復正常。
特征二:嚴重頭痛、全身酸痛。80%以上的甲流病人在患病后會出現嚴重頭痛,眉弓、太陽穴部位最為明顯。
由于“甲流”病毒的侵襲,釋放的毒素引起大量酸性物質的產生,病人往往會出現全身酸痛,主要為全身性肌肉酸痛、關節疼痛。
特征三:持續的疲乏,虛弱感。大多數甲流病人發病后精神差,感覺到明顯的疲乏無力,極度的疲勞感導致頭暈、整天想睡覺,四肢無力,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、學習。
特征四:胸部壓迫感。胸部壓迫感表現為胸悶、憋氣、呼吸不暢,可能是由于病毒侵犯呼吸道,引起呼吸道的感染,導致氣體交換不足,出現輕度缺氧癥狀。
普通感冒與甲流的區別
“甲流”的早期癥狀與普通感冒相似,包括鼻塞、咳嗽、喉嚨痛等上呼吸道癥狀。但甲流患者會因為病情的迅速發展而出現突然高熱(體溫超過39℃)、肌肉酸痛、頭痛、疲勞、劇烈咳嗽等明顯癥狀。
甲流與新冠病毒的區別
甲流與新冠在上呼吸道方面的癥狀相似。感染甲流后所產生的抗體有效期一般為半年。
全身肌肉酸痛
甲流的典型癥狀是發燒與全身肌肉酸痛,而感染了新冠病毒的輕癥與無癥狀患者一般不會出現這些情況。
味覺、嗅覺的異常
新冠還可能會帶來味覺、嗅覺的異常,部分新冠病毒患者會出現嘔吐、腹瀉與結膜炎的癥狀,這些癥狀在甲流感染中相對少見。
肺部疾病
從臨床來看,非重癥的新冠患者發生肺炎的情況比甲流多一些,對于老年人、有基礎疾病的高危人群而言,感染甲流后出現肺部疾病等重癥的案例比新冠少。
問
甲流與新冠是否會疊加?
目前我國大部分人群都對新冠有了免疫力,同時感染新冠與流感的概率很低,即使出現兩種病毒同時感染的情況,也不一定就會成為危重癥。但建議未感染過新冠病毒的群體,還是繼續做好防護。
日常如何預防甲流?
●勤洗手,使用洗手液并用流動水洗手,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后(如打噴嚏后)應立即洗手。
●打噴嚏或咳嗽時,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。
●不隨地吐痰,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,丟進有蓋垃圾箱內。
●均衡飲食,適量運動、充足休息。
●每天開窗通風數次。
●帶好口罩,少去人群聚集場所,必須前往公共場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,規范佩戴口罩。
春到人間,疫病散去,
久寒必暖,否極泰來。
正確的了解、預防流感病毒,
如有類似“甲流”癥狀
要警惕重癥病例及并發癥的出現
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哦!
最后
祝所有人都能健康迎春賞春擁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