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,很多年輕人長期面對著電腦手機屏幕,加之平時除了坐著就是躺著,不注意良好體態的養成,因此腰椎間盤突出在年輕人中越來越常見。上次咱們講了腰椎間盤突出與突出癥的區別,今天就來說說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與高發人群。
1、腰痛
多數病人有反復腰痛發作史,疼痛可能持續幾星期甚至幾個月,嚴重時影響患者工作生活。
2、下肢放射痛(坐骨神經痛)
這種放射性疼痛多出現在某一側的下肢,從臀部開始向大腿后側以及小腿外側蔓延,嚴重時蔓延到足根或腳掌,影響患者的行走和站立。
1、感覺神經障礙
主要表現為麻木、疼痛敏感及感覺減退,如腹股溝及大腿前內側痛等。
2、運動神經障礙
下肢肌力下降,出現足下垂,提踵無力等
3、反射功能障礙
神經反射功能出現亢進、減弱或消失等
腰部活動受限
尤其向后伸展的時候更加明顯,少數患者在進行前屈的時候也會受到限制。
從上面癥狀來說,你有沒有發現自己也有類似情況出現?畢竟腰椎間盤突出不僅僅是中老年的專屬~
一般多發于20~40歲,即青壯年易發生此病,比例大約占整個發病率的80%,多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。
腰椎間盤突出癥多見于男性。男性發病率遠遠高于女性,因為男性體力活動較多,腰部活動范圍較大,因此腰椎受損傷和退變的機會更多。
一般過于肥胖或過于瘦弱的人均容易腰椎間盤突出。
一些患腰椎間盤突出的人平時身體素質比較好,很少有人同時患有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等常見病。
發育異常的患者,如腰椎骶化、骶椎腰化、骶椎裂、椎弓崩解等,都會影響腰椎的正常功能,給腰部肌群增加額外的負荷。
每天常常伏案工作的辦公室工作人員,以及經常站立的售貨員、紡織工人等較多見。
多見于活動量大的行業,但腦力勞動者發病率一點也不低,這可能與腦力勞動者長期處于坐位和活動量少有很大關系。
產前、產后及絕經期為女性腰椎間盤突出的危險期。婦女懷孕后期腹內胎兒不斷生長增大,勢必造成腰椎過渡前凸的姿勢,增加腰部負擔。
說了這么多,大家想必對腰椎間盤突出又有了更深的認識,特別提醒患者們要早發現,早治療,避免病情持續發展。